郑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位于郑州大学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7号),校园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办学条件一流。学院创建于2004年,时为软件学院,2019年更名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1年与中原网络安全研究院合署,并对接河南省首家省实验室—嵩山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100多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邬江兴院士为中原网络安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颉院士、胡传平教授、王清贤教授等为学科带头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A类人才)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教授12人。已形成一支以院士和特聘教授领衔,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结合、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招收“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硕士学位研究生以及“软件工程”和“交通运输”博士学位研究生,已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研究型学院定位,已形成“两院、多所、一系、一中心、多基地(平台)”的教学科研架构。设有中原网络安全研究院、郑州大学汉威物联网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所、物联网工程研究所、网络空间安全系、实验教学中心等教研机构。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郑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协同育人基地等国家级平台。建有嵩山实验室创新研究基地、省智能感知与处理工程研究中心、省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省软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能信息技术与装备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省级平台。拥有先进一流的实验设施,建有网络空间安全、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实验室33个,校外实习基地20个,同时拥有数据智能与区块链郑州市重点实验室。
学院在学科建设和布局上,突出强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特征,结合学院及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凝练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形成网络空间主动防御、数据安全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网络与信息系统基础架构安全、区块链与可信系统、密码学与应用等研究方向,着力构建以网络空间安全为特色的研究体系。学院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与众多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头部企业建立了各具特色的联合实验室和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研规模日益扩大、科研水平日益提升,科研创新实力日渐凸显。依托科研平台,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他各类科研项目的数量稳步增长,已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
学院高度重视特色化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开设本硕贯通的“网络空间安全实验班-嵩山实验班”,积极探索“新工科”网络空间安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开展科技创新训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网络空间安全研发人才。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校企深度合作,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教师出国访学人数不断增加,交换生到国际知名院校深造的机会不断增多。学院充分发挥郑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这一国家级众创空间的作用,注重研究型与工程型结合、专业型与复合型结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形成了金字塔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双创实践之路。
学院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郑州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郑州大学先进党支部”“郑州大学先进团委”等荣誉称号。学院积极推进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会”“元旦晚会”“青春风采大赛”“模拟招聘会”“千人升旗仪式”等品牌活动,展现莘莘学子的风采。学院重视凝练创建学生工作品牌,笃定践行立德树人工作理念,打造一流学生工作团队,连续多年评为郑州大学学生工作先进单位。
展望未来,学院将继承传统,凝练特色,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师资队伍为重点,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为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做出更大贡献。